程子俊说资本主义未来和全球气候命运都掌握在亚洲手中
Post in: 行业新闻9月-15程子俊说资本主义未来和全球气候命运都掌握在亚洲手中
在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下,亚洲各国既面临机遇、又肩负责任,来传递一个信息,即要采取措施遏制全球变暖和解决其它紧迫的生态问题。必须摒弃认为世界的命运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的观点。资本主义的未来和全球气候命运的决定权掌握在亚洲手中。
【本刊讯】美国《耶鲁全球化》在线杂志5月19日发表全球未来研究所的创办人和首席执行官程子俊(ChandranNair)发自香港的一篇文章,题为《我们能扭转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吗?》,副题为《能,亚洲可以对普遍采用西方消费模式的要求视而不见》,摘要如下:
自从全世界陷入金融危机以来,发展中的亚洲从发达国家经济体听到的唯一说法就是:用刺激消费来重新发动世界经济引擎。如果听从他们的建议,将会爆发一场严重得多、任何经济刺激计划都无法遏制的危机。相反,这为亚洲领导人提供了一个良机,来叫停由消费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避免陷入在这种模式下必然发生的环境灾难。
如果某些西方经济学家的呼吁被认真对待,亚洲的消费水平哪怕只达到西方国家的一半,为应对气候变化、解决其它紧迫的国际环境和社会问题而做出的努力恐怕都要前功尽弃。
道理非常简单,全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没有足够资源来保证所有人都拥有这种程度的财富和达到相应的消费水平。
如果大部分中国人,或者就拿一半中国人来说,富裕到足以享受海鲜———这可算不上异想天开———那么海洋很快就会空空如也。科技和金钱都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尽管一些人会努力说服我们,为满足我们对生鱼片的渴望,甚至连蓝鳍金枪鱼都可以养殖。然而,谁又能说中国人不应该吃旗鱼和金枪鱼呢?
同时,如果印度人希望达到西方人的汽车拥有量(目前1000名印度人中仅有不到10人有车,而西方的这一比例约为700/1000),那么这将对石油供应、油价及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如果中国人和印度人在未来二三十年内达到西方的汽车拥有水平,两国的汽车总量将达到15亿至20亿辆。有估计显示,将OPEC的石油全部用于供应才能满足这些需求。至于油价,可以问一问大型石油公司里的预测分析师。但谁又能阻止印度中产阶级购买塔塔集团的“Nano”微型车呢?
如果亚洲人像美国人那样吃肉,像澳大利亚人那样买房,那么对这一地区乃至整个生物圈而言,后果都将是灾难性的。
亚洲刚刚开始采用不惜一切代价来创造财富的发展模式,亚洲人永远不可能达到大多数西方人习以为常的生活标准,这点毋庸置疑。即便他们能够仿效略有节制的日本人,也不应渴望能实现这种目标。
主流西方经济学思想仍坚持认为,技术、贸易、巧妙的金融工具,再加上对外差因素更准确的估算,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消除贫困和拯救世界。
然而,认为靠技术就能解决这些问题的人其实都不得要领。詹姆斯·洛夫洛克提出的建议只是看上去可行,在他看来,大规模修建核电站可以生产出所需的能源,然而,首先要解决公众最担心的安全和核扩散问题。
这就意味着,世界命运的决定权将掌握在中国和印度的手中,而不取决于美国或欧洲国家。
在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下,亚洲各国领导人既面临机遇又肩负责任,来传递一个不同的信息,即采取措施遏制全球变暖和解决其它紧迫的生态问题,这绝不是斯蒂芬·罗奇所说的等到解决全球经济问题之后再来实现的“高尚目标”,而应成为首要议题。
好消息是,很少有亚洲领导人认为,沿用受消费驱动的西方资本主义模式能满足他们本国的发展需要。中国总理温家宝今年在达沃斯论坛上明确表达了这种观点,他说,这场危机的原因主要是:有关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不当”;“长期低储蓄高消费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金融机构“片面追逐利润”。
但不幸的是,大多数亚洲领导人仍不愿或不确定该如何阐明他们面临的困境,这导致了共同的沉默,或最多是希望以后能找到解决办法。即便在政府控制经济的中国,要想制定政策来改变三十年来将全球紧密联系起来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挑战。随着人们出于需要而改变期望,这可能将是中国未来几十年要面临的主要内部问题之一。
当然对亚洲人而言,如果告诉他们,作为资本主义宴会的迟到者,他们永远不可能达到大多数发达国家习以为常的生活标准,这将是残酷的。新消费主义的苗头在亚洲随处可见,甚至在一些地方,人们在坚持其他传统理念的同时也不放弃这一观念。信息技术和广告发挥的作用,以及为达到这一目的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都是政府必须承认的现实。
然而,亚洲各国领导人必须传达这样一个信息:需要建立一种新经济秩序,将重点放在提供生活必需品上,意识到资源开发和增长是有限的,允许更多人分享国家创造的财富。他们必须承认,在当前生活的世界中,衡量经济增长的标准是质量而不是数量。为此可能需要制定严厉甚至苛刻的法规。
但并不是所有的消费都是消极的,亚洲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将目标放在刺激经济上,通过在教育、清洁水源、卫生和医疗保健方面加大投入来调整由出口带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已经开始实施相关政策,尤其是近期建立的全国医保体系,虽然其中的部分原因是让人们更少地储蓄,更多地消费。
亚洲领导人能告诉自己的国民,他们无法实现扩大物质消费的愿望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前提是他们要驳斥汉克·保尔森、罗奇这样的经济学家,说如果亚洲人永远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就不能指望他们帮助发达国家重新获得之前的经济地位。
如果他们做不到这点,扩大消费的理论又赢得上风,这个世界在未来十几年只会面临更大的麻烦———到时任何经济刺激计划都无法解决如此大的麻烦。
我们必须摒弃这一观点,即认为世界的命运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资本主义未来和全球气候命运的决定权掌握在亚洲手中,无论这些决定明智与否。欢迎进入21世纪。(舒静译 宋彩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