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历经一年层层筛选、评估认定的国内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北区)基地日前在京成立,宣告“中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医师培训”项目进入正式执行阶段。该项目进一步落实了2007年卫生部颁布的《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是卫生部积极推进医疗体制改革,规范国内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机构和医师的准入资质,推进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改革的重点工程。强生心血管学院作为项目官方合作伙伴,将依托其全球领先的学术实力和技术优势,配合卫生部搭建心血管介入诊疗培训体系和心血管疾病专科医师从业资格认证体系,通过三年的合作,全面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医师的从业人数和诊疗水平。
    卫生部医政司指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占所有疾病死因的首位,仅冠心病造成的病亡人数每年就超过100万,是中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介入诊疗技术作为目前治疗心血管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我国发展迅速。然而由于手术对诊疗医师的技术水平要求极高,学习历程较长,再加上不同医院的临床经验存在差异,导致目前全国心血管介入诊疗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平衡,阻碍了国内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质量的整体提高。
    为规范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007年卫生部颁布了《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要求医师必须通过卫生部认定的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培训及考核方能上岗,随后又在今年3月12日与强生公司签署了“中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医师培训”协议,携手强生心血管学院开展国内心血管医师培训,建立心血管介入技术临床准入和管理制度,并逐步开展心血管专科医师准入管理工作。
    秉承质量至上、兼顾效率的原则,“中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医师培训”将从下半年起面向全国招收第一批学员。期间,强生心血管学院将严格按照《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的要求,依托强生Cordis公司全球领先的学术实力和技术优势,参照国外医师培训的成功经验、学习平台、教纲、教材、教具等资源,配合卫生部搭建心血管介入诊疗培训体系和心血管疾病专科医师从业资格认证体系。
    卫生部医政司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专家工作组组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教授表示:“我国心血管疾病介入学科的当务之急是培养更多合格的介入诊疗从业医师。运用国外成熟的体系和模式开展医师培训,对国内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医师的资质进行严格把关,有利于实现国内介入诊疗的规范化和人才培养体系化。加强高层次医疗人才的队伍建设,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规范的医疗行为,这也是医疗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